上个礼拜新影宝,朋友从山西给我寄来点零食,叫土馍。我打开一看,嘿,还真跟土疙瘩似的,灰不溜秋土黄土黄的,有点像北京的豆面酥糖或者南方叫龙须酥的那东西。吃着也挺好吃,就是个面点心。
吃完跟朋友一聊傻了,外面那层黄土似的东西不是豆面,真是黄土!!就是把做完的芯儿跟摇元宵炒栗子一样扔黄土里裹出来的。
土馍制作过程
我直接就是一个惊呆,这是双十一对我的警告吗?我还真得吃土啊!
取之不尽的“补品”
其实,人吃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除了异食癖之外,人正正经经心甘情愿吃土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。土馍,也是“吃土文化”在现代的一种遗存吧。
展开剩余88%《百年孤独》里的丽贝卡就吃土,而且不是吃了一次,是真的反复吃土。尤其是遭遇失恋、不安、紧张的时候,她就吃土,抠墙皮吃,拦都拦不住。当然,这是小说情节,尤其是《百年孤独》这么风格奇幻的小说,你可以认为这是作家表现人物内心的想法。但事实上,马尔克斯并不是胡编的。
不如先绕个圈,从我们更熟悉的动物说起。小型的动物、昆虫甚至更微观的种类从土里找吃的是司空见惯的,这不用讨论。
那大一点的呢?我们的灵长类呢?
经过科学家的观察,在185种现存灵长类动物中,至少有42种被发现有吃土行为。而且这些种类大多不是杂食性的,而是吃叶子果子为主的偏植食性灵长类。至于牛、鸡、狗等家禽家畜,也经常会取食土壤。
图片来自:the villages vets
动物为什么要吃土呢?可能性有好几个。比如土壤是很好的吸附剂,对于食物产生的酸、单宁、有毒物质,可以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,帮助它们排出体外。当然,动物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,不过生活经验告诉它们如果肚子不舒服,那就吃点土试试。
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于一些动物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特殊群体,比如怀孕的动物,微量元素需求量会增加,它们就会明显地增加吃土的频率,研究人员在台湾猕猴、短尾猴、南非大狒狒身上都观察到了这一特点。白蚁穴上的土最受欢迎——因为这些土往往因为白蚁的活动而富含钙、镁、钾等等元素。
白蚁
另外,一些动物吃土能有效使体内寄生虫的数量下降,虽然道理还不明晰,但体内寄生虫较多的动物会主动找土吃,这是它们总结的一种“治疗”方法。
吃土的台湾猕猴
吃土美颜你敢信?新影宝
人类也是动物,我们也有很多来源于自然的“技能”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,至今都会有给孕妇吃土的习惯——坦桑尼亚的菜市场里,一种用泥土做成的“冰棍”就会专门卖给孕产妇,用来补充营养。
你可能会说,这是因为没有营养品的无奈之举嘛。也不全是,更多的时候,这是一种传统,当地人相信这些土方法的效力。而且,你以为有钱人就不吃土吗?
吃土块的孕妇,并不是贫穷的人
在十七世纪的西班牙,流行着这样一个说法。要想变得美白,可以吃一点黏土试试看。这种看法也许来源于波斯,因为公元九世纪的波斯人就曾经流行过吃土。后来阿拉伯人从波斯人处引进,又经巴格达传到中世纪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南部。
还有一种吃土的方法,看起来就高大上多了,优雅又有范儿,通常只在贵族里流传。这是一种产自葡萄牙的埃斯特雷莫斯的黏土,当时被称为“芳香黏土”。这种红色黏土通常用来制作小陶杯,是著名的时尚单品。从葡萄牙嫁到西班牙的贵族女性把家乡的吃土方法也带到了西班牙——用小陶杯喝完饮料或者吃完里面盛的水果,就把杯子砸碎了吃掉。煮豆燃豆萁了属于是。
西班牙名画家迭戈·委拉斯凯兹的《宫女》,公主手中拿的就是这种小陶杯
据说,这不仅会使你的皮肤变得苍白没血色,而且会显著瘦身。
...这不是废话么,净吃土了哪有营养长肉啊!不吃到胃出血就不错了。
法国女作家奥诺瓦在她的《西班牙宫廷回忆录:西班牙行记》一书中记载,当时宫廷里的女士甚至在教堂忏悔时赌咒:我要是再如何如何,罚我一天不吃小陶杯!
显然,如此大剂量的食土会给女士们带来不少健康问题,比如月经不调。于是,当时的欧洲就出现了两种观点——第一,食土想必能避孕,一部分人干脆就吃土避孕了;第二,认为月经推迟恰恰给了受孕以机会,这是备孕佳品啊!卡洛斯二世的妻子露伊莎王后一直膝下无子,她就长期服用来自智利的陶杯。
著名的鞋拔子脸卡洛斯二世
不得不说,欧洲的王室们,不愧是你们。
一碗猫砂和泪吞
当然,这些吃土的历史都是长河中的一瞬。绝大多数人吃土只是为了解决饿的问题。
在非洲和中美洲的一些地方,“土饼”是个常见食品,用土掺上面粉和油,在饼铛上烙出来,看上去就像馕一样。这种土饼据说味道过得去,吃吃也不至于生病,毕竟是面不够充数而不是纯粹吃土。
一种非洲的土饼
图片来自:the premier daily
我们国家也曾经有过多次吃土的历史,可能90后还听说过,上世纪三四十年代——就是电影《1942》的时代——草根树皮都没了,很多人就只能吃“观音土”续命。少吃一点还好,吃多了就胀死了。
观音土是种什么土呢?
别说,要把能吃的土分个三六九等,观音土还真是名列前茅。还记得去年流行过的止泻必备药“蒙脱石散”吗?以蒙脱石为主的岩石土块就叫观音土,还有个名叫膨润土,也就是猫砂的原料。烧陶瓷的瓷土也叫高岭土,它也是蒙脱石为主的一种混合物,也在观音土的范围,所以解放前,有人管观音土就叫白瓷土。
旧时挖观音土的人
图片来自网络
蒙脱石得名于法国的蒙脱城(Montmorillon),主要成分是含水铝硅酸盐,特点是颗粒极细,比白面还细得多。所以观音土吃起来口感还可以,做个馍馍饼子,加点盐,比白面不差,饥荒时受欢迎也是这个原因。
另外蒙脱石吸水膨胀,所以能做猫砂。于是它的一个“优点”就是饱腹感好,吃完了真不饿。
蒙脱石
图片来自:wiki
当然,营养是没有的,只吃观音土虽然感觉不饿,但仍然会饿死。另外,如果掌握不好量,吃完再喝水,就会吸涨后堵住消化道。那时很多饥民都是这么“胀死”的,那真是走投无路,只求死得舒服点了。
膨润土猫砂
话说回来,如果用量正好,蒙脱石也有个能耐,就是把引起腹泻的毒物、微生物都包裹起来,让它们发挥不了作用就排出体外,形成一个事实上的“肠道保护膜”,这就是蒙脱石散止泻的主要原理。
下次如果有什么突然拉肚子又找不到药的情况,不如来两勺猫砂试试(我开玩笑的!!!别试啊,还是赶紧去医院)。
蒙脱石散
撰文 | 信浮沉
微信编辑 | 高兴新影宝
发布于:北京市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