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资本E家,家长和考生都逐渐意识到:
决定未来发展的,不只是高校层级,还有专业是否匹配、就业是否顺利。
在这种背景下,另一个维度数据越来越被重视——“就业满意度”。这可不是单看起薪、签约率,只是毕业生们在真正工作之后,对收入、环境、职业认同感、晋升通道等方面的综合反馈。
近日,一项面向毕业生的大样本调研结果出炉,揭晓了大学生“就业满意度最高”的十大专业。
令人惊讶的是资本E家,风头正劲的计算机类仅排第9,第一名毫无悬念地拿下“满意度之冠”。
根据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专业就业满意度数据,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呈现明显的层次化特征,其中人工智能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分别位居本专科满意度榜首,而计算机专业排名相对靠后。
以下从总体满意度概况、本专科Top专业解析、院校层次差异三方面展开分析。
展开剩余68%本科专业满意度:人工智能领跑,教育学类表现突出
人工智能专业位居榜首:作为近年来高校新增最多的专业,人工智能凭借高薪就业前景(一线城市月薪约1.8万元)和广泛的行业需求,成为本科学生最满意的专业。该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基础,多数高校设立于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,资源优势显著。
教育学、经济学门类满意度领先:在本科专业门类中资本E家,教育学、经济学的就业满意度均值高于医学、工学等领域,而文学、法学、哲学等门类满意度较低。这一结果反映出师范类、金融类专业在稳定性和社会认可度上的优势。
计算机专业排名第9:尽管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市场需求旺盛,但在满意度排名中仅位列第9,可能与行业竞争激烈、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有关。
专科专业满意度: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居首,职业属性鲜明
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满意度最高:该专业因汽车保有量增长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,就业需求持续旺盛,毕业生可涉足传统维修、新能源检测等领域,职业发展路径清晰。
双高院校该专业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院校,13.6%的双高院校专业点评分≥4.53。
能源、化工大类表现亮眼:专科专业中,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、生物与化工大类的就业满意度位居前列,而公安司法、电子信息大类满意度较低2。这与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。
院校层次与满意度差异:资源优势决定口碑分化
双一流/双高院校优势显著:本科院校中,双一流高校专业满意度评分≥4.0的比例为42.4%,高于非双一流高校的37.9%;高职领域,双高院校满意度≥4.0的比例达50.6%,非双高院校为41.9%。优质院校凭借资源支持和社会声誉,在就业指导、校企合作等方面更具竞争力。
普通院校强势专业逆袭:部分普通院校的特色专业(如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专业)满意度评分接近甚至超过名牌大学,显示专业实力而非学校排名是满意度的核心影响因素。
满意度核心驱动因素:就业前景与资源保障
本科关注“发展潜力”:人工智能专业的高薪、教育学专业的稳定性,反映出学生对长期职业发展的重视;图书馆资源、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满意度达57%以上,体现学习生活体验的重要性。
高职聚焦“就业实效”:58.6%的高职学生最关注“有帮助的就业指导”,奖助学金公平性、成绩评定客观性是其最满意的服务项目1,凸显职业教育“以就业为导向”的培养目标。
总体而言,专业满意度与行业前景、院校资源、就业服务深度绑定。无论是人工智能的“高薪光环”还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“刚需属性”,均表明符合市场需求、资源配套完善的专业更易获得学生认可。对于考生而言,结合自身兴趣与行业趋势选择专业资本E家,比单纯追逐热门更重要。
发布于:浙江省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